胡绍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道教的文化自觉

首页 > 胡绍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道教的文化自觉

各位高道、各位学者、各位好朋友,大家下午好,午安。第一个来发言的我就抛砖引玉,这样的话更精彩的、更有价值的思想观点在后面。所以给大家预告一下。第二个我也在想,我讲得不对的地方,后面的三位专家还可以做出很多补充。我今天要发言的主题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道教的文化自觉”。

在隋道长邀请我来之前,我对这个主题还做了一个思考,我在想要讲一个什么样的题目。因为原来的主题是讲“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道教发展的生长点”。

我说这个题目非常好,“一带一路”也非常热,要把这个题目讲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一带一路”大家知道,实际上我们现在看到的有很多种版本、介绍。主要的宗教在“一带一路”上,既是商业通道,也是一个文明交流的通道,更是宗教传播的通道。

在“一带一路”上主要的宗教并不是道教,当然并不是说道教就可以袖手旁观。中央提出“一带一路”这样重要的战略倡议,主要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这样的一个领域。我自己在想,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包括“海上丝绸之路”就在讲郑和下西洋,实际上正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性的事件。

我们泱泱汉朝、巍巍大唐,就是与丝绸之路联系在一起。元明清,中国进一步的大发展中,也是和海上丝绸之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我在想,我们今天在谈论、讨论、研讨“一带一路”的时候,我想这个“一带一路”不仅仅是我们所想象的“一带一路”,而是中华民族的再一次复兴之路。

所以我们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这样的背景下,总书记也讲“我们今天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我们今天也比任何时候都更有能力来达成民族复兴的这个理想”。所以我想“一带一路”就是中华民族再次振兴之路,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标志性的事件。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来看,“一带一路”就是说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复兴。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怎么样来看道教、怎么样看文化,怎么样来看今天研讨价值的意义,我觉得思路就非常开阔了。

所以我现在讲第一句话,要讲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的复兴一定和民族文化的自信相联系。大家也知道,最近我们都在学习总书记的“七一讲话”,里面有一句非常深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论点,一个重要的科学论断。他就讲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时还要坚持文化自信。总书记讲,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其实文化自信也是我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文化基础和理论渊源,是中华民族压不垮、打不扁的精神来源。

我在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有文化自信,这个文化自信的底气来自于哪里,为什么会有文化自信呢?美国的文化自信才两百年的历史,它可能也可以搞长一点,搞远一点,能搞到西方罗马去,但多少是有点牵强的。恐怕在当今世界上,唯一五千年来没有中断过的文明、没有中断过的社会智力,没有中断过的价值体系就是中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所以我们这个文化自信是来自于五千年,从祖宗、从先民开始,一点一滴、一草一木,应该来讲也是一砖一石积累起来的。

我的北京大学读博士期间,做了个博士论文就是写的《冯友兰的历史观》。冯先生有个非常重要的观点,讲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或者我们把它概括为“旧邦新命”。所以中华民族的现代化或者说中华民族的复兴,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国家、地区、制度的现代化,其实是一个伟大的、有历史传统的文化在重新崛起。我们既有过去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又能在当代再一次崛起。所以我在想我们的文化自信要和文化自觉结合起来,中国的现代化不仅仅是一个现代化的问题,它还有一个传统文化在当代复兴的问题。

接下来讲第二个概念文化自觉,我讲文化自觉,最早是费孝通老先生提出来的。费先生在1997年的一篇文章中讲到文化自觉,无论是一个国家、民族对自己文化的来龙去脉,我们是怎么来的,形成的过程、我们的特点和价值要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深刻的反思,同时也要对时代也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把握。不能说我就是NO.1,就不跟世界上其他国家文化交流了,因为我们现在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对于不同的文化还要互相学习,用总书记的话讲就叫交流互鉴。

费孝通老先生还提出来,文化自觉最终目的要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所以我想讲的文化自觉就是要找出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价值,我们核心根本的价值在哪里,我们在当代还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所以讲到文化自觉的时候,刚才也讲到文化自信,中国很多“口号”是很有意思的。讲文化自信的时候,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还缺少文化自信。大家都知道,从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高效发展,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二的位置。但是中国是一个政治大国、经济大国,一定程度上可能也是一个军事大国,但是我们还不是一个文化大国,不是一个道德上的大国。

英国的撒切尔曾经讽刺中国人说,你们可以卖电视给英国人,但是你绝对不可能卖电视的片子给我们,你们的片子在世界上肯定没有什么影响力。就是说我们只能提供物态的一种文化,而对于精神文化、思想文化、道德文化我们提供的很少。

所以总书记强调文化自觉恰恰是近百年来,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直落后挨打。我们一直处于落后挨打、贫穷挨饿,最近发展以后又挨骂的这样一个状态。在国际上我们除了经济能引以为雄、引以为傲以外,我们的文化、价值观影响力来还很小,西强东弱的这样一个格局,西强东弱的价值观对比也是非常明显的。那我们强调文化自信就要把我们优秀的文化价值发挥出来。

我现在讲第三句话就是,道教能够为文化自信做点什么贡献?我来之前还在想,既然是来论的,就不是一般的神仙会,一定得弄出点东西来,弄出对大家互相有启发的东西。我就想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或者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

第二个问题是道教能够为我们的文化复兴提供什么样的价值观;

第三个问题是专家上午也讲到道教也有很多好的东西,具体的我就不列了,都知道天人合一、遵道贵德等等。怎么样把道教里这么宝贵的东西,和时代结合起来,在当代产生它的价值和影响?

所以我想我们今天来讲,要发挥道教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中的作用,就要深刻的思考、梳理和挖掘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当然也希望在座的同志和专家们,能够提供更好的研究。我自己的体会就是说,我们要抓住当今的时代需要什么。刚才上午也讲到宣传、传播的问题,不堪受众,可能还是古代的一些经典,《道德经》五千年,但现在真正的大众、年轻的读者能读懂的人是很少的。

所以我现在接着讲第四个问题:道教的文化自觉要从道教的媒体自觉开始。道教刚才讲经典非常好,价值非常好,但是现在的受众是一个浅阅读的时代,是一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是一个电子阅读的时代。怎么把道教一些好的经典、思想通过现代、当代的形式呈现出来?

比如说我讲的是“两微一端”——微信、微博、客户端,当然也通过动漫、游戏等种种形式,就是要让我们的道教的一些思想价值能够运用新媒体呈现在我们的当代社会中,能够对社会、对年轻人、对中国的崛起起到一个积极作用,一定要从新媒体上着手。

我有一句话说“解放思想要从解放表达开始,文化自觉要从媒体自觉开始”。如果我们今天还抱着过去的这样一种观念:我藏在深山里面,把自己的思想修炼好。这个可能有价值,也有意义,也是道教传承的一个方式。但是这个方式离时代、离社会离生活就比较远。所以我呼吁,同时也急切的祈盼,道教界的人士、学者包括社会各方面的贤达们,能够真正的把道教的核心价值和时代的阅读特点、传播方式结合起来,使道教在当代中国真正发挥重要积极的作用。

最后我讲一句话,因为这句话我也是做了非常大的准备。2004年5月27日,当时在江西庐山搞了一个吕祖诞辰纪念会。当时的全国人大委员副委员长受天主教主教傅铁山副委员长的委托,专门去讲话。他的话讲得非常好,我经常把这句话拿出来念,在这可惜没有背下来,所以给大家念一下。“道教是中国文化的产物,我把它看作是中国的本教。道教是来自中华民族的内部,是随着中华民族繁衍发展而产生起来的,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最深的。我们今天通过道教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是中国道教与国家的振兴和民族的振兴结合起来,我们要使道教在新的历史发展中随着中华民族的振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用道教的思想和价值鼓舞和支持中华民族走向未来。”

这是道教文化的方向,也是我的祈盼,谢谢大家。


返回遇真道观首页